苏轼古诗赏析
最佳答案:
1. 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:
- “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”,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,晴天时西湖碧水荡漾、波光粼粼;雨天时青山迷蒙苍茫,奇妙景致令人陶醉。这两句诗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,既写了晴景又写了雨韵,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,还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。
- 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”,将西湖比作西施,不管晴雨、冬春,西湖都美不胜收。这一比喻新奇别致、情味隽永,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,让读者通过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,也使“西子湖”成了西湖的别名。
2. 《题西林壁》:
- 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,诗人从不同角度、不同方位观察庐山,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,生动地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。
- 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,是即景说理,说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,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,对事物的认识也会不同。这两句诗富有哲理,告诉我们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,如果主观片面,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。
3. 《念奴娇?赤壁怀古》:
- 上阕描绘了长江的雄浑景色和赤壁的壮丽景象,如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故垒西边,人道是、三国周郎赤壁。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”,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,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深沉喟叹。
- 下阕塑造了周瑜的英雄形象,“羽扇纶巾,谈笑间、樯橹灰飞烟灭”,突出了周瑜的潇洒俊逸、足智多谋,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。结尾“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”,则将词人超脱尘世、达观处世的哲学观念展露无遗,尽显其旷达的人生态度。
4. 《定风波》:
- 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”,体现出词人在风雨中从容前行的姿态,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、笑傲人生的轻松、喜悦和豪迈之情。
- 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”,饱含人生哲理,自然界的雨晴寻常,社会人生中的荣辱得失也不必挂怀,展现出词人超凡脱俗、旷达乐观的思想境界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